秦逸 作品

第20章

    

但程文進很快就歎息一聲,“罷了,這土豆燉牛肉的味道,聞著就不錯。”

“是吧,縣尊,聽人說啊,土豆燉牛肉的味道,神仙聞了也坐不住,隻是現在土豆很少,如果土豆能走進大唐百姓的千門萬戶,那纔是大功德呢。”

“所以,你需要土地?”

“不愧是縣尊啊,料事如神!”秦逸知道,麵對文人,就要有文人的辦法。

麵對張雄那種武將,就抒發報國之情,抒發將士殺敵威武熱血,和程文進這種文官打交道,尤其是程文進這種一看就是老迂腐的人,連罵人都不會的,得用文官的道道。

“縣尊,當今天下,土地如此之多,但適合種糧食的,卻不多見。”

“大唐百姓麵對一個區區旱災,就如此慌張,饑餓異常,這以後如果遇到了更大的旱災呢?”

“大唐百姓需要存糧啊!”

“但大唐的水稻,才幾百斤的產量,如果就算是我秦逸改良的那種水稻,也不過是區區七八百斤的產量。”

這個產量是秦逸預估過的,超級農田裡,什麼東西都能高產,但到了大唐的土地,這種水稻,也不過一畝七八百斤撐死了。

但土豆不一樣。

“如果土豆可以普及,縣尊,不說我秦逸,就單說你,絕對可以名垂青史啊!”

張雄已經把土豆獻給了皇帝,皇帝這麼久冇有動靜,秦逸大概明白,皇帝在等張雄家裡的土豆成熟。

程文進這邊得加一把火才行。

“土豆這種東西,造福萬民啊。我們都是大唐子民,縣尊乃是文人,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,豁達樂觀。”

這一通牛皮一吹,秦逸誇了土豆,誇了程文進,聽得程文進連連點頭。

程文進歪著眼睛思索著,這個思索的樣子實在是有點不雅觀。

“這土豆,畝產多少?”

“三千斤!”

砰!

程文進直接從凳子上跌坐下來,隨後嘴巴張大,臉上抽搐著。

“這,可是真的?”

“嗬嗬,縣尊,我至於騙你嗎?張旅帥之前說過,這土豆已經獻給陛下了,你覺得我秦逸是那種冒著殺頭的罪名做事的人嗎?”

程文進抽抽著,爬起來,重新坐在凳子上,哆嗦著,心裡驚駭無比。

畝產三千斤,那不是神蹟又是什麼呢?

如果是假的,那可是殺頭的罪啊!

這秦逸不像是在說謊,更何況,這土豆燉牛肉實在是美味。

“秦逸,你可知你現在說的話是要負責的!”

程文進厲聲喝道,突然起身,雙目帶著質問。

秦逸也不甘示弱,站起身來,“我秦逸不過是一個喜歡土地的人,我想種地而已。人們都說做官好,但種地不好嗎?大唐以農立國,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,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,難道不對嗎?”

“難道非要在朝堂之中纔可以做出對天下有益的事情嗎?誰說種地的人就不能改變大唐?”

“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!大唐一定會迎來盛世!”

反正這些名句往程文進臉上砸就對了,再加上秦逸的傳銷三連,此時的程文進已經懵了。

“好,好,好!好一個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,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。”

“好一個先天下之憂而憂,後天下之樂而樂!”

“說吧, 你要多少地!老夫就算是舍下這張臉,也要促成這件事!”

秦逸笑了,從進門開始,到喝酒,到如今說事,一步一步都是套路。

高度數的酒慢慢喝,也是會醉的很快的。

程文進現在就是醉醺醺的樣子。

“不多,就我家附近這一圈。大概也就一百多畝吧。”

“好!明日,我召集裡正,就說此事!”

話音未落,程文進整個人直接栽倒在桌子上。

秦逸擺擺手示意楊二送程文進回去,然後就一頭鑽進了屋子裡。

一百畝地,如果可以談下來,那就是兩千兩左右,這個數字隻會少,不會多。

這點錢要準備好。

如今家裡的銀子差不多兩千七百多兩,綽綽有餘。

……

現在家裡有點問題,秦逸的家業不算大,但身家兩千多兩在這個時代也不算窮人了,連個丫鬟都冇有,說不過去。

家裡的事情不能總讓楊二和田二去搞,他們得帶著其他農戶乾活。

張雄來信了,南方的糧食很快就要運到北方,大唐的糧食短缺就要解決了。

雖然不能大把賺錢了,但秦逸依舊很開心,畢竟後世穿越過來的靈魂裡帶著一種大家都要好好地價值觀。

賺錢的地方多了去了,賺這種災難的錢,意思一下就行了,君子愛財,取之有道。

三日後,秦逸一大早帶著兩個妹妹,出發去長安。

馬車裡,兄妹三人有說有笑。

秦若雲和秦若雨學習速度很快,用了不到半個月,就對一千以內的加減乘除手到擒來,驗算速度很快。

“哥,你讓我學那個算數,有什麼用處呢?”

秦若雲有點疑惑,讀書不應該都是四書五經嗎?

秦逸摸了摸她的腦袋,“算數比起四書五經有用多了,以後家裡的銀子就交給你管,你能不能算清楚?”

秦若雲小腦袋揚起,“那有何難?”

“嗬嗬,可以啊!那我問你,八十九乘以九十八等於多少啊……”

“哥,冇紙張,算不出來。”

車裡一片歡聲笑語。

兩個小妮子冇有來過長安,在南門排隊進入的時候,兩人好奇的張望著外麵的一切。

“這城牆這麼高啊!比咱們家的牆還要高呢!”

“你看那個人,穿著好奇怪啊,頭頂上還有牛角……”

秦逸微微撥開車子的珠簾,看著長安城南門,緩緩說道:“昔日齷齪不足誇,今朝放蕩思無涯。春風得意馬蹄疾,一日看儘長安花,長安,我又來了!”

秦逸的本意是借用這首詩表達一下上次進入長安和這一次的不同,畢竟上一次來到長安的秦逸,對於賣糧食充滿了期待,滿腦子都是錢。

當時的秦逸家裡兩個妹妹嗷嗷待哺,說不上困頓吧,但有那麼點意思。

而今日來到長安,不就是遊玩嗎?

先前擔憂的東西已風吹雲散,心中有說不儘的暢快。

此時車輛一旁,一個洪亮的聲音傳來。

“好詩!”

秦逸回頭一看,隻見一個個頭不高不低,滿臉滄桑大胡茬的男人,正帶著笑意看著自己。

“公子好雅興,好詩啊!”

“可是金榜題名了?”

那人問道。

唐朝是一個浪漫主義極為豐富的時代,文人墨客都往長安跑,算是正常的事情。

隻是這人看起來有點怪怪的。

“嗬嗬,哪裡是金榜題名啊,就是一點點誇大而已,我可不是讀書做官的料。”

“鄙人馬周,認識一下吧。”